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术前评估门诊全面升级后正式开诊
日期:2015/11/1 9:32:18 来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2015年11月起,全面升级后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术前评估门诊将正式开诊,诊疗范围进一步扩大,不仅能进一步保障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安全,而且将进一步提高手术患者住院前等待时间,提高术前准备效率。据了解,新开诊的麻醉术前评估门诊位于门诊楼二楼西侧,西一区1诊室(邻消化内科门诊),由麻醉科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大夫坐诊,目前出诊的大夫是白勇主任医师和刘小颖主任医师。出诊时间是周一至周五全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于2007年以来开设了麻醉评估门诊,针对准备接受外科手术的、有合并症需要会诊的患者在住院前进行麻醉风险评估,并指导患者术前的检查和用药。
此次全面升级,扩大了麻醉门诊的面向人群,所有需要麻醉的手术病人包括麻醉下行内镜检查、门诊小手术、眼科日间手术治疗的患者,都需要通过麻醉术前评估进入术前准备流程,缩短术前等待时间。通过评估,能确保手术患者的状态可耐受麻醉,避免手术临时取消的尴尬,从而充分提高麻醉手术资源利用效率。而且入院前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还可以确保个体化麻醉的计划实施,最大限度保障麻醉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下个月,麻醉评估门诊再次开诊,它在全面升级后将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有几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 实现术前评估标准化
麻醉门诊医师将出具表格式标准化评估报告,内容包括既往手术麻醉记载、目前麻醉耐受水平分级、现有客观检查记录、需要完善的检查项目、目前用药的指导建议。患者这次手术还需要做哪些术前准备?是否可以直接安排手术或操作?自己平时一直服用的药物在围术期该如何处理?
上述问题在这份标准化评估报告里都有所体现,看完这份报告后,任何麻醉或手术医师都能清楚地知道病人做相关手术或操作的围术期并发症风险,要准备手术的患者也会心中有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二、 实现评估报告的信息化共享
病人只要做完麻醉术前评估,所有手术环节相关医生护士都可以在各自病房查询到该病人的评估报告;病人只要此前在本院做过麻醉和手术,就能调取出前次手术围术期的不良事件及麻醉相关并发症记录,并呈现在评估报告上。这样良好地实现了门诊评估与术前访视之间的衔接,对于手术当日就住院而无法术前访视的患者,麻醉师可以直接使用门诊评估报告制定麻醉方案,避免因准备不充分导致的手术延迟或取消。另外,我们还把与术前评估相关的最新指南及参考书做成了在线帮助,有利于相关医师的及时查阅与参考最新进展。这一信息化手段对于增进围术期病人安全意义重大。
三、 增进病人有关宣教
在麻醉评估门诊候诊处,我们张贴或播出麻醉相关操作及病人配合注意事项的介绍、麻醉并发症、术前麻醉相关准备和术后麻醉恢复相关知识的海报和材料,对病人进行科普宣教。通过这个门诊窗口的宣教,有利于患者对于手术麻醉及其重要性的了解,缓解术前的恐惧情绪。这也将极大的增进医患互信,有效地缓解医患矛盾或纠纷。
麻醉评估门诊的服务对象:
一、 所有需要接受门诊麻醉检查或快通道麻醉手术的患者:
1、 拟行眼科全麻检查或手术的患者(患儿)。
2、 拟行无痛内镜检查(胃肠镜、胆道镜、ERCP、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
3、 拟行宫腔镜及无痛人流的患者。
4、 拟行无痛取卵的患者。
5、 拟行无痛介入手术的患者。
6、 拟于手术当天入院进行中小手术的患者。
二、 所有拟进行择期重大手术、高龄或术前有合并症的患者。
麻醉术前评估门诊的具体流程:
1、 手术科室开具手术(操作)申请及初步术前检查单,并指导患者去麻醉评估门诊就诊。
2、 患者拿到术前检查结果后挂“麻醉门诊”号。
3、 到二楼西侧麻醉评估门诊就医。
4、 麻醉医师进行评估后填写“术前评估报告”。
5、 对于术前有合并症,不适宜马上进行麻醉手术的患者,指导其继续完善术前准备的相关检查,或者提示术前所需相关会诊。患者根据麻醉医生建议调整术前用药。
6、 手术科室接到麻醉评估合格的通知,安排患者住院及手术。